經濟日報 | 社論 | 專欄 | - 產業資源分配 不可短視近利


資源的分配存乎一心,但有多少掌握分配資源實權的政府決策者是有真理觀的實用主義者呢?若你在其位,你又會如何思考?

本文共1358字

2024/01/03 02:35:18
經濟日報 社論

國科會日前在行政院提出「晶創台灣方案」,將由七個部會合作,以十年3,000億元,推動「晶片產業」創新與突破。我們認為,若無類似配套輔導服務業和傳統製造業,那這個方案是在製造問題,為台灣帶來危機而已,絕非合宜的產業政策。

這個方案將從今年啟動,以晶片結合生成式人工智慧等技術,透過四大布局來帶動產業發展。四大布局包括:一、鼓勵企業和學研機構應用創新;二、升級半導體設備和教材;三、協助產學研發展異質整合和先進製程;四、邀請全球新創團隊和投資機構來台發展,以封裝業為主。從方向來看這些都是好事,但執行則是另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國家資源有限,一年公部門科技預算才1,200億元,國科會大筆一揮,每年300億占四分之一的科技資源就流向晶片領域,大大限制其他領域的資源挹注,這會是一個良好的資源分配模式嗎?

台積電(2330)的確是我國的「護國神山」,半導體產業也是台灣產業的半壁江山,但拜1996年加入世貿組織「資訊科技協定」(ITA)之賜,資通訊產品出口到ITA簽署國絕大多數免除關稅,也帶動台灣經濟成長。但無論如何,台灣高科技電子業從業員工只有80萬人,還有眾多服務業和傳統製造業,從業員工服務業近600萬人,傳統製造業近200萬人,合計超過700萬人。受限於專業不同,這些員工基本上難以轉業到半導體業,台灣也不可能只有半導體業,其他資源其實也多流動到高科技產業,這是個典型的「錦上添花」政策,難道對服務業和傳產「雪中送炭」不會更好嗎?

我國一年的總研發費用超過8,000億元,其中八成用於高科技電子業,一年300億元的科技預算看似頗多,但對高科技電子業而言,卻不超過5%。政府要提供資源協助,業者當然樂觀其成;但實際上即便政府不提供,業界真有需要也拿得出這些資源,因為是未來持續發展的必要投資。但對傳統製造業和一般服務業而言,每年投注的研發資源相當有限;特別是服務業,2022年總研發費用只有540億元,其中「傳播及資通訊服務業」占214億元,「專業、科學、技術服務業」占118億元,其他所有服務業只用了207億元,而其中金融險業占64億元,廣大的批發及零售業只用了83億元。

在2021年,服務業的總企業家數115萬家,從業員工近600萬人;特別是批發零售業有55萬家、從業員工210萬人,住宿餐飲業有17萬家、員工70萬人,合計近300萬從業員工的兩大產業,幾乎是不做研發的。難道是他們不了解研發重要?當然不是,而是台灣市場規模太小、營業額有限,生存都已經困難,哪有能力投資研發?

既然這是台灣服務業的特質,政府就該大力協助服務業,提高其生產力和競爭力,讓更多服務業能走出境外,到全球各地攻城掠地,才有更多讓年輕人國際化的機會,也有能力提供較高待遇和福利給員工,協助解決目前服務業的低薪問題。同樣的,傳統製造業若無力研發,加上政府短視近利,只關照高科技電子,且在台灣缺乏FTA下出口又必須繳交關稅,將會持續外移或關廠,造成台灣產業結構不完整的國安危機。

台灣缺工嚴重,已經出現由機器人服務的無人旅館,但仍未普遍。美國、日本、中國大陸、英國、西班牙等地早就有不同程度的機器人餐廳,台灣工科館也成功研發機器人炒飯煎餅,若鼎泰豐的餐品都可如此製作,那就有機會成為台灣遍布全球的「麥當勞」。請問,政府有這種雄心壯志,讓這種夢想成真嗎?

文章相關個股
來源:nstock.tw
更新時間:2024-01-03 08:34:22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