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I: 《脫歐之戰》劇評:披上選舉戰袍的福爾摩斯 - 編看編談 - CATCHPLAY ON DEMAND TW
Published by 劉正山,
《脫歐之戰》劇評:披上選舉戰袍的福爾摩斯
\很多電影裡的戲劇效果都並非誇飾,只是我們生活的環境讓我們看不見另一側的世界。
\
2016年,英國面臨了現代歷史上最震撼的轉變,脫離歐盟的公投在跌破眾人眼鏡之下的情況下通過,將英國硬生生撕裂成新與舊兩個互相對抗仇視的世代。《脫歐之戰》為我們掀開了這個驚世之變的真相,原本在英國各個角落存在的微小波瀾,在這位策略大師的操盤之下化為一股巨大的海嘯,重創英國政壇與西方世界,他是—多明尼克卡明斯。
這位洞察力極強的選戰高手,由多次飾演天才的班尼狄克康柏拜區再度出馬詮釋,電影裡我們彷彿看到平行時空的福爾摩斯披上了選舉戰袍,坐在倫敦河畔的狹小辦公室裡面,以他驚人的策略扭轉一場空前劣勢的戰局。
多明尼克是位不受國會與唐寧街重視的選舉顧問,他因為特立獨行的風格與激進言行而被各方政黨排除在外,聽起來是不是讓人回想起夏洛克福爾摩斯造訪女王官邸時自大狂妄的一幕呢? 推動脫歐派的元老國會議員希望集結各界力量對抗留歐派的強勢力量,站在他們對立面的是首相卡麥隆的常勝團隊,以及各主流政黨的大老,這隻精英隊拋下彼此平常的政壇歧見,一起對抗脫歐的危機。
在這樣幾乎必輸的泥淖中,臨時加入戰局的多明尼克迅速規劃出清楚直接的訊息戰,揮別老舊政治的地面戰,改主打社群媒體為主的空戰,將十億個清楚且帶有相對剝奪危機感的脫歐廣告,精準地轟炸那些長期被忽視的選民。《脫歐之戰》在畫面節奏的剪接上非常迅速明快,即便是前面十分鐘建立政客背景與公投脈絡的情節裡,也絲毫不會讓人感到枯燥,每一位角色出場時都有像是魏斯安德森風格的大字角色介紹,在嚴肅的劇情裡帶入一絲絲黑色幽默的基調。當班尼狄克的主角出場時,電影更是用近乎完美對稱的方式去呈現兩方選舉策略的對比,將「出招 - 反制 - 出招 - 反制」的選舉戰以類似拳擊賽的節奏「磅!磅!磅!」地呈現。
留歐派先出招,主打訊息是留在歐盟能夠獲得的經濟穩定與區域安全,試圖將脫歐派塑造成沒有經過縝密思考就提出方案的高風險份子。多明尼克後手反制,將留在歐盟需要的成本與國內健保財政問題作出強連結,反擊經濟穩定的論述,並將一般民眾對於土耳其移民的恐懼與歧見化做反對區域安全的王牌。
在精準廣告的推波助瀾之下,原先在過去20年內就沒有分享到整體國家發展果實的「被遺忘的人民」將憤怒與無助感發洩在這場公投上,對他們來說,既然過去留在歐盟的20年內生活並沒有改善,那麼即便離開有著風險,試著改變也無妨。《脫歐之戰》分別透過留歐派的焦點團體研究與脫歐派的實地掃街拜訪,揭露這群長期在政治活動裡面被忽視的群體樣貌,他們過往在社會上的話語權與能見度較小,被視為不了解進步世界的世代,不存在於多數黨派平時經營民調與活動的雷達範圍中。
其中最精彩的一幕是,由曾經也在《黑鏡》裡飾演英國首相的演員羅瑞肯尼爾所飾演的留歐派,在監督焦點團體時的辯論:相信歐盟與自由進步的年輕人以及懷念往日榮光中老年人的針鋒相對,年輕人因為世代資源分配不均,先入為主地仇視著過去經歷輝煌時代的中年世代,中年世代則發洩自己因為種族與年紀就動輒得咎的窘迫境地,爭吵一波比一波大聲,一點一滴地震碎了留歐派的希望。
班尼狄克飾演的主角也並非完全仇視政府的無政府主義者,他只是仇視現在無所作為又害怕人民反撲的愚蠢政客(是不是跟討厭無腦警察的福爾摩斯又更像了),從脫歐派的董事會會議、和敵對陣營的小酌交鋒到最後接受調查的質問裡面,我們都能體驗到多明尼克這位角色散發出的高智商厭世感。
尤其是在董事會裡面一秒發消息給記者的舉動簡直像極了同樣高智商厭世的角色福爾摩斯。多明尼克提出的遠見雖然遙遠又不切實際,卻扎扎實實地揭開了眾多英國人民的傷口,打亂原本轉動時代的巨輪,要求一個讓英雄出世的空間,讓政府低頭反省的時刻,好好站在這個浪潮上反思錯誤。
《脫歐之戰》既是一部精彩刺激的政治驚悚電影,也是戴著黑色幽默風格的紀錄片,在享受高潮迭起的燒腦對決時,也會讓人反思剛剛經過公投的台灣社會,很多電影裡的戲劇效果都並非誇飾,只是我們生活的環境讓我們看不見另一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