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I: 聰明人都理解自己的無知,無知的人卻覺得自己很聰明
Published by 劉正山,
這本書很值得領導者及未來的領導者虛心啃讀。聰明人都理解自己的無知,無知的人卻覺得自己很聰明
「你家裡,有馬桶嗎?」聽到這個問題,你或許會訝異,甚至覺得有點不受尊重。因為,現代社會裡,人人家裡都有馬桶,普及到當你要去旅遊時,如果得知目的地沒有馬桶,腦中可能會浮現蠻荒落後的景象。
那麼,下一個問題,你能說明沖馬桶的原理嗎?(先別往下看)一般馬桶的排汙通道是 S 型或 U 型,沖馬桶的基本原理,則是利用虹吸現象(siphonage)。(不知道的人,現在可以拿出手機搜尋虹吸現象了)
不只是沖馬桶的原理,若是想要深入了解馬桶的材質,至少需要物理知識,熟悉陶瓷、塑膠特性;也要具備化學常識,遇到馬桶漏水才知如何修補;或許還得理解人體構造,以便找出令人最舒適的馬桶尺寸、形狀。
由此可見,一個平凡無奇的馬桶,其實背後隱含了不少的知識。現在,如果要你回答「個人理財規畫方式」「對全球暖化的見解」,你是否同樣有信心「懂這件事」,能運用所學,給出一個完整的答案?
讀到這裡,可能對你有些打擊,而這正是《知識的假象》作者,美國布朗大學認知科學教授史蒂芬.斯洛曼(Steven Sloman)、科羅拉多大學副教授菲力浦.芬恩巴赫(Philip Fernbach)的觀點 ── 我們沒有想像中那麼聰明,面對事情的思維,往往不夠全面。
知識的假象:明明不懂卻自以為懂
究竟,人類有多聰明?從評估人類知識量的角度來看,一台筆記型電腦約有 250~500GB 的記憶體容量,而心理學家實驗後指出,一般成人的知識量,換算出來大約只有 0.5GB 。換句話說,我們是一台沒裝多少東西的電腦。作者認為,人類的知識淺薄但不自知,形成一種知識的假象。
而且,不只是一般人,就連專門領域的學者,面對自己長年研究的主題也是如此。1950 年代,美國科學家研究核子時,想觀察核彈的放射物質「鈽」的作用,要讓兩個以鈽為核心的半球相互靠近,但如果球體不小心碰撞,則會釋放致命輻射。
這群資深科學家,儘管清楚實驗的高風險,卻因為太有把握,竟只用螺絲起子分開兩個半球,也沒有其它防護措施。結果,在實驗中發生人為失誤,半球碰撞後,釀成一人死亡、多人罹癌的慘劇。
你可能納悶,即便不是萬事通,工作、生活還算游刃有餘,遇到事情也能侃侃而談發表意見,又是怎麼一回事?《知識的假象》指出,這恰好是人類成功的祕訣。
從認知科學的角度來說,我們擁有相同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因為人類作為一個群體,可以建立共同目標、認知勞力分工,每個人提供一些力量,成為龐大的知識共同體,而這個模式,是動物或人工智慧(AI)做不到的事。
認清獨立思考的困難,善用群體智慧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能力雖然有限,但我們擁有知識共享的能力,像是你可以從親朋好友、專家學者、網路上補足大量知識,也就是運用腦袋之外的知識。
這與我們的大腦運作方式有關。通常,大腦只會汲取需要的資訊,比如你想修理腳踏車,所以把它拆開來,試圖搞懂系統如何運作,此時就會聚焦在運作原理,而不會詳記個別零件的形狀、大小。
因此,當我們「使用」知識,較難主動分辨,這是腦袋內或外的資訊(因為只要能用上就好),因此才會搞不清楚,自己究竟知道什麼、不懂什麼,到頭來,把外界的知識,誤認為是自己的知識。
突破「知識假象」的第一步,就在於學習分辨,你掌握的知識是從何而來。如果要檢視自己是否全盤掌握一件事情,可藉由「說明」來判斷。例如,你自認懂得拉鍊的原理,接著就嘗試闡述拉鍊運作的所有步驟,萬一說不清楚,這種似懂非懂的狀態,稱為「說明深度的假象」(illusion of explanatory depth),代表你知道某個概念,實際要解釋時,卻感到一片空白。
這表示,就算你每天都可以順暢地拉拉鍊,也能辨識拉鍊的外型或結構,不代表你真正理解了拉鍊的原理,而是運用了其他人貢獻的智慧結晶。
那麼,我們應如何在有限的知識內,做出更好的決策?兩位作者表示,知識的假象並非特別困難的概念,只是我們平常不會「意識」到這件事,唯有先理解自己的「無知」,才不會被假象蒙蔽。
「在知識共同體中,隨時取得知識,比自己擁有知識更重要。」認清知識共享的本質、理解知識的假象,目的是要揭露偏見,當你懂得自己的「無知」,反而是一種好事,更能放開心胸,向外在環境及其他人學習,比較不會因過度自信,而做出唐突決策。
(本文取材自《知識的假象》,先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