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資源的經營與管理》課程大綱(2023)
112-1 (2023 秋)《政治資源的經營與管理》課程大綱
上課時間:星期一 18:30-21:00
課程討論時間: 星期三 14:00-16:00 或另約
上課教室:社SS3010-2
教師 Email信箱: frankcsliu@g-mail.nsysu.edu.tw
教師研究室:社 1009-1;校內分機: 5555
課程說明
「政治」(politics)本是良善、為眾人謀福的事業。只是,以解決民眾痛苦作為目標的學問,長年被忽視。本課程以實用主義(pragmatism)知識論出發,帶領同學重新發現問題導向的(problem-based)政治學傳統,並由此重新思考實務界資源分配與治理議題。本學期將透過課間討論與時事分析,訓練同學如何辨識真實困境,並透過專家講座、校外參訪及專案實做等活動,訓練同學記錄經驗與心法。
本課程為本所方法課群的選修課程,歡迎有志以「解決群眾痛苦與煩惱」作為論文題材的同學選修。本學期將採碩士及碩士在職專班併班上課方式進行,增進同學相互學習及思辨的廣度。若對於實用主義的原典文獻有進一步興趣的博士班同學,可以在本課程基礎上,進一步選修《經世致用的途徑與實踐》--該課程將更深入到實用主義的原典及論辨。
本課程內容與一般公共政策課程互補。一般公共政策課程多從政策科學或是政策分析角度切入;本課程則將焦點自政策本身移開,移到政策本來所要解決的問題本身。因此,本課程所學的基本方法論觀念及論述模式將可應用於各種不同政策議題與場域。
課程目標
(1)認識實用主義知識論,並依此學習發問與實做;
(2)學會辨識真實困境、提出真正問題、思辨有效解方、記錄實做心得
(3)寫出具實用主義精神的專案
(4)透過專案,認識政治資源配置與治理的心法
課程特色:問題導向學習(PBL)
本課程將視同學的專案,介紹多種方法與工具,例如OKR(Object Key Results)、書目管理軟體(Zotero),與卡片盒筆記法軟體(Obsidian)等,來協助同學聚焦與記錄心法。
評分方式
課程參與(含分組報告):30%
閱讀與反饋:30%
專案實作與發表:40%
專案寫作與評分重點
- 可針對辨識真實困境、提出真正問題、思辨有效解方三者任何之一發展個人專案。
- 若有選材上的困難,請鎖定本學期課程的主要關懷:由總統大選期間的各式治理上的現象擇一深入。
- 請避免流於單純現象描述,而多呈現個人的思考、自答、證據的匯整。
- 證據可來自新聞、學術文獻、第一手訪談、資料分析等。
- 專案篇幅與形式不限,可以是網頁、網站、文字部落格、影音部落格等。
- 切勿抄襲與剪貼。
- 可以使用生成式AI輔助寫作,但禁止剪貼。建議將與AI的對話列為專案的附錄供讀者參考。
- 評分重點:是否有清晰的主軸(辨識真實困境、提出真正問題、思辨有效解方)、是否能針對所選的主軸分享所得到的心智成長,或是能否清楚地分享實作期間得到的經驗與心法。
指定閱讀(視進度於週間提供pdf篇章)
- 劉正山. (2023). 多元知識論與多元方法論對政治學門帶來的啟發與契機. In 政治學的現況與展望 (pp. 47-71). 台北: 五南.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unan.com.tw/bookdetail?NO=16476Download PDF
- Christensen, C. M., Ojomo, E., & Dillon, K. (2019). The Prosperity Paradox: How Innovation Can Lift Nations Out of Poverty (Illustrated edition). Harper Business. 《繁榮的悖論:如何從零消費、看似不存在的市場,突破創新界限、找到新商機》(2021 天下出版)
- Haidt, J. (2013). The Righteous Mind: Why GoodPeople Are Divided by Politics and Religion (Reprint edition). New York: Vintage.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2015 大塊文化出版;2022年二版)
- Hennessy, J. L., & Isaacson, W. (2018). Leading Matters: Lessons from My Journey (1st edition). Stanford Business Books. 漢尼斯約翰(2018)。《這一生,你想留下什麼? 史丹佛的10堂領導課》(廖月娟譯)。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
- 補充閱讀
- 為何老師希望使用文字報告來溝通?這裡有來自實務界的正解。佐藤將之(2022)。亞馬遜會議: 貝佐斯這樣開會, 推動個人與企業高速成長, 打造史上最強電商帝國(初版,職學堂)(卓惠娟譯)。臺北市:三民。節錄:Download PDF
週次安排
週次 | 日期 | 進度 |
1 | 9/4 | 課程介紹、目標與進度說明 |
九月目標:政黨議題立場匯整 | ||
2 | 9/11 | 經世致用主義(pragmatism)的知識論、方法論與工具 |
3 | 9/18 | 2024年總統大選政黨立場匯整與研討(一) |
4 | 9/25 | 2024年總統大選政黨立場匯整與研討(二) |
十月目標:國家重大議題民調問卷設計 | ||
5 | 10/2 | 辨識真實困境(一):從大選的議題看國家的難題 |
6 | 10/9 | 配合彈性放假,停課一次 |
7 | 10/16 | 辨識真實困境(二):匯整大選期間所見的各式現象 |
8 | 10/23 | 期中考週 彈性調整進度 |
9 | 10/30 | 提出真正問題(一):針對困境提出反思 |
十一月目標:從問題意識到實踐 | ||
10 | 11/6 | 提出真正問題(二):繼續追問直至核心 |
11 | 11/13 | 尋思有效解方(一):權力在那裡 |
12 | 11/20 | 尋思有效解方(二):效果如何評估 + 行前說明會 |
13 | 11/27 | 12/1 (五)全天實地參訪
同學將就行前及參訪期間的觀察,依「困境辨識」「真實提問」及「有效解方」三個面向向主辦單位提出問題。與行同學將認識政府與民間單位及決策者在總統大選前,面對政治議題及資源分配的挑戰、辨識困境及及解決難題的心得、經驗與反思。
上午10:00-下午1:30:海基會參訪及座談
下午2:30-下午4:00: 參選人競選總部參訪及座談
當天基本上全程出席者才能抵三次上課。參訪後的一週內,交一份5頁的參訪報告。不能出席者請先跟老師說,替代的作業,是本課程指定的兩本書的閱讀心得,共10頁。
12/2 (六)政黨政策與民眾偏好線上配對平台(iVoter)上線 記者會(自由參加,但需先向課代登記)
參訪心得繳交期限:12月11日21:00截止。 |
14 | 12/4 | |
15 | 12/11 | |
期末目標:個人思想與實踐專案 | ||
16 | 12/18 | 期末專案報告簡報與繳交 |
17 | 12/25 | 彈性/自主學習 |
18 | 1/1 | 國定假日 & 彈性/自主學習 |
進階輔助閱讀
Stanford的專業介紹實用主義哲學及真理觀:
- Capps, J. (2023). The Pragmatic Theory of Truth. In E. N. Zalta & U. Nodelman (Eds.),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23).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truth-pragmatic/
- Legg, C., & Hookway, C. (2021). Pragmatism. In E. N. Zalta (Ed.), Th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Summer 2021). Metaphysics Research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https://plato.stanford.edu/archives/sum2021/entries/pragmatism/
其他補充:
- Madhavan, G. (2016). Applied Minds: How Engineers Think (1 edition). New York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像工程師一樣思考》Chapters 1 & 6.
- Sesno, F., & Blitzer, W. (2017). Ask More: The Power of Questions to Open Doors, Uncover Solutions, and Spark Change. New York: AMACOM. 《精準提問的力量》
- Lama, D., Tutu, D., & Abrams, D. C. (2016). The Book of Joy: Lasting Happiness in a Changing World. New York: Avery.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 Stoker, G. (2016). Why Politics Matters: Making Democracy Work (2 edition).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別當政治門外漢》 Chapters 7 & 8
- 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
- 方東美《中國人生哲學》、《科學哲學與人生》
- Lian Shuming《中國文化的命運》、《東西文化及其哲學》
- 約翰.伍登 及 史提夫.詹明信。 2015。《團隊,從傳球開始》(譯者:周汶旻)。台北:木馬文化。
- 游伯龍. 2015. 《從決策到妙策:突破習慣領域、洞見決策盲點、優化競爭策略、激發絕頂妙策》 台北:時報出版